×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重生北宋:武夫当国

第30章 连发弓

第二天一早,李骏和彭壮壮吃过早餐后又去清理废墟了,结果刚干到一半,上头就发话让他们别干了,回去休息。

“你们准备一下,过几天大军就要开拔了,你们要随军行动。”乡兵头头说。

李骏拧起眉头:“过几天大军开拔?往哪开拔?”

头头瞪起眼睛,没好气的说:“你问我,我问谁去!照做就是了!”

李骏无奈,只好说:“至少得让我们知道随军行动要干什么吧?”

头头说:“还能干什么?帮忙扛干粮马料,扛盔甲兵器!咱们乡兵不就是干这些的么!”

好吧,他们乡兵大多数时候确实都是在充当核动力驴子的角色,转运粮草军械、修筑营寨、确柴挑水、割草喂马……这些苦活都是他们干的。大军开拔的时候他们干得最多的就是转运粮草军资,这是个苦活。有骡马的话倒还好,可以用大车运输,如果没有骡马或者马车无法通行,那就惨了,只能肩挑背扛,带着这死重死重的东西还得跟上大部队行军的脚步,怎生一个苦字了得。

一帮乡兵都是唉声叹气,显然并不喜欢这活。

想想也是,跟着大军开拔意味着他们要在这寒风呼啸、人烟稀少的高原上艰难跋涉,高原上的寒风、雨雪、狼群、棕熊等等这些要命的玩意儿随时可能要了他们的命,而比这些更加可怕的胡人轻骑兵会在荒原中游荡,一旦让他们找到机会,马上就会像恶鬼一样从黑暗中窜出来向他们发动致命的攻击……大军一旦出动,天知道会有多少乡兵会死的半路上!谁会喜欢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大军在荒原上跋涉千里,喝雪水嚼草根?

至少那些在此前的守城战斗中得到了不少战利品甚至立下了战功的乡兵不会喜欢。

彭壮壮同样唉声叹气:“刚打退了西贼,我们就要出城去打他们了么?这仗到底要打到什么时候才能打完?”

李骏说:“只有天子喊停,这场战争才能结束,否则都只能继续打下去。”

彭壮壮揪着自己的头发,一副要抓狂的样子:“可我们离家已经好几个月了啊!再不回去家时的庄稼可就全毁了!”

李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想开点吧,要知道,好多边军离家十几年没回去过呢,跟他们一比,咱们离家才几个月,算不了什么。”

彭壮壮无语凝噎:“三郎,你要是实在不会安慰人的话可以不安慰的。”

李骏嘿嘿一笑,没再管他,扭头回老窝整理自己的武器装备。

他的武器装备主要还是从那位被他干掉的西夏千户长身上抢过来的:一把装饰颇为华丽的长剑,长一米出头,剑身遍布云纹,全长一米,重量接近一公斤,剑只开了一面刃,碾磨得奇薄如纸,轻轻一挥就能将桌子削掉一角————砍桌小能手孙十万肯定很喜欢这把剑的。另一面只开了一截假刃,别说削铁如泥了,只怕手指头都割不破。这种单面开刃的战剑由来已久,一般都是骑兵用的。骑兵希望手中的剑拥有足够强的穿刺能力以借助奔马的速度刺穿敌军身上厚厚的铠甲,同时又希望剑身保持足够的强度,以免在反复格挡、碰撞中受损,于是单刃剑便诞生了。说它是剑,还不如说它是拥有剑尖的刀,看着有些怪异,但非常实用。

军人对武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用,不实用的话再华丽也只是个屁。

一副瘊子甲,拿去卖的话可以轻松卖出数十贯钱————当然,他是舍不得拿去卖的。

一柄铁骨朵,总重量不到一公斤,不是很起眼,但是能隔着厚厚的盔甲轻松把人的骨头给敲断甚至敲个粉碎。

一张角弓,制作极为精良,拉力大概在九十磅左右。对于战弓而言,这算得上是强弓了,要知道在宋军步兵使用的战弓弓力通常都在六到九斗,大致就是五十磅到八十磅之间,更强的弓也不是做不出来,只是没啥用,在宋军看来,一石以上————也就是超过九十磅————的弓实用价值就不高了。这么强劲的弓,普通步兵是拉不开的,硬要用的话射上几箭就没力气了,甚至把手臂给拉伤了,那还打个屁仗。

他把玩着这张弓,又试着拉了几次,最后还是打消了带着它上战场的念头。这弓太强了,他用不来,还是找一张软一点的弓吧,要是为了装逼把自己的小命丢在战场上可就不好了。

他跑去找鲁达帮忙,鲁达表示小事一桩,很快就给他找来了好几张弓任他挑。李骏一通挑挑拣拣,最后选中了一张拉力大致在七十磅左右的,这个拉力他完全可以驾驭。

鲁达笑着说:“看不出你年纪轻轻,居然也能用九斗弓,着实了得啊!”

李骏也笑笑,说:“毕竟是靠弓箭吃饭的,没两下子还怎么混……对了,这些弩怎么回事?”

他指了指一堆被当成垃圾随便推放在一边的弩,好奇的问。

鲁达说:“都是打扫战场时回收的被损坏的弩。”

李骏问:“还能修复吗?”

鲁达说:“修不了了。”

李骏好奇:“那这些修不了了的弩怎么处理?”

鲁达说:“拆出还能用的东西回收,比如说还比较完好的弩臂、弓弦、弩机什么的,剩下的就只能扔掉了。”

每一具弩受损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是弩机坏了,有的是弦断了,有的是弓臂断了……多少还是可以拆出一些能用的东西,然后由随军工匠将这些东西重新组装出一具具能用的强弩。就算整具弩都稀烂了,弩机也是要回收的,甭管能不能用————这毕竟是钢铁制成的,就算不能用了,也可以用它打制点别的东西。钢铁可是很珍贵的,万万不能浪费。

李骏指了指一具弓臂断了的弩,试探着问:“能不能把它给我?”

鲁达爽快的说:“嗨,这种破烂玩意儿,你想要就拿去呗,又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

李骏说:“那多谢喽!”说完就把那具破破烂烂的弩给拿了过来,开开心心的走了。

他并没有直接回自己住的那个狗窝,而是带着这些东西直接去了匠营,找了一名技术过硬的木工,用一块木炭划出示意图,让木工对弓和弩臂进行加工。工匠让他弄得一头雾水,但也不好说什么,按他说的乒乒乓乓忙活开来。折腾了大半天,总算是搞定了,李骏当着工匠的面将弩臂和步弓给组装起来,于是……

一具怪模怪样的、弓不像弓弩不像弩的玩意儿出现在大家面前。

怎么说呢……这玩意儿就像是一具竖着的弩,但是弩臂被改造成了个箭匣,一次可以装填六支短箭,还可以往复运动。只要拉动弩臂,弩机的钩牙就会钩住弓弦往后拉,拉至最后拉距的时候,卡簧便会卡住弩臂,使整张弓保持满月状,弓箭手不必将大量体力浪费在保持弓的拉距上,可以从容瞄准,然后扣动弩机的机括,弓弦被释放,嗖一声将短箭激射出去。射完后将弩臂往前推使其复位,弩机钩牙再次钩住弓弦,然后开弓,如此往复,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将六支箭全射出去。

李骏弄了一些短箭装进箭匣里,跑到校场活动活动手脚,然后瞄准箭垛,开弓,扣动机括!

嗖!

一支短箭激射而出,划过三十余步的距离笃一声钉在箭垛上,箭杆嗡嗡震颤,足见这一箭威力不凡。

再开弓、瞄准、扣动机括!

嗖嗖嗖嗖嗖!

利箭呼啸之声密集的响起,箭匣内六支短箭一支箭着一支激射而出,密集地钉在箭垛八环到十环区域,每一箭都力度十足,准头也很好,让李骏十分满意。他估摸着要是能有几支透甲锥,在二十步距离**穿铁甲应该不成问题。

当然,不是瘊子甲或者步人甲这种变态的铁甲。这玩意儿别说一张七十碰拉力的弓,就算是拉力达到两三百磅的神臂弓都不见得能射得穿。特别是瘊子甲,神臂弓怼到十几步内都射不穿,身披瘊子甲的铁鹞子也成了宋军最为头疼的劲敌。

可惜的是,透甲锥这玩意儿是比较贵的,通常都是正儿八经的战兵才有,他一个小小的乡兵是用不起这种高档货的,只能叹气了。

但他很快又把自己给哄好了:“我一个小小的乡兵,不大可能碰得上西夏的重装甲士吧?这玩意儿对付不了那些身披重甲的精锐甲士,但对付轻甲甚至无甲的炮灰那是得心应手……再说了,这玩意儿射速可比传统弓箭要快太多了,传统弓射两箭的时间都够我射六箭了,要是能给几十名弓箭手换装这样的连发弓,那火力抵一两百名弓箭手不成问题吧?哼哼,**养的西夏人,你们不来招惹我还好,胆敢来招惹我,分分钟把你们射成海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